2025年4月9日至13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青年思政课教师赴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参加思政课教师历史文化素养提升研修班。马克思主义学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此次研修安排了近一年入职的青年教师,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历史文化素养与教学转化能力,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专题授课环节,文化和旅游部资深专家戴珩以《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为题,系统阐释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的深刻内涵,结合“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经典思想,强调从治国理政智慧与文化基因传承中提炼思政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注入思想深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战略合作办公室主任阎雨立足全球文明比较视野,在《看懂世界文明 讲好中国故事》课程中剖析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通过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治理逻辑对比,揭示“家国同构”文化基因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启示。原河南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夏林则聚焦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融合路径,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价值观教育,并现场演示教学案例设计方法。
研修班创新采用沉浸式课堂、现场教学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的多元模式。学员通过《您好,焦裕禄》情景剧身临其境感悟公仆精神,在焦裕禄纪念园、黄河东坝头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研学,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分组研讨中,青年教师围绕焦裕禄精神、黄河文化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修既是一次思想淬炼,也是一次教学赋能。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周欢在焦裕禄纪念园现场教学中感慨:“站在焦桐树下,真切感受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穿透力,未来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课堂中的鲜活故事,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奋进力量。”
今后,学院将持续聚焦青年教师培养成长,拓宽发展路径、创造良好环境,在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为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开班仪式
合影留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 文字/图片/郑秋茹 编辑/余家才 审核/王亚峰)